cover_image

CFSA就低聚半乳糖等3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公开征求意见

图片

根据《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办法》和《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申报与受理规定》的规定,低聚半乳糖等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具体情况见附件)已通过专家评审委员会技术审查,现公开征求意见,请于2017年2月17日前将意见反馈至我中心,逾期将视为无意见。 


  联系人:张霁月

  电 话:010-52165429

  传 真:010-52165424

  邮 箱:zqyj@cfsa.net.cn


拟征求意见的食品添加剂名单


一、食品营养强化剂新品种


低聚半乳糖(乳清滤出液来源):用量及使用范围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中低聚半乳糖(乳糖来源)的规定。


二、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新品种


序号

来源

供体

1.           

ß-葡聚糖酶

绳状青霉 Penicillium funiculosum


三、扩大使用范围和用量的食品添加剂


序号

名称

功能

食品分类号

食品名称

最大使用量(g/kg)

备注

 

1.           

N-[N-(3,3-二甲基丁基)]L-α-天门冬氨-L-苯丙氨酸1-甲酯(又名纽甜)

甜味剂

04.01.02.08

凉果蜜饯

1.0

06.07

方便米面制品

0.06

12.04

酱油

0.025


拟征求意见的食品添加剂相关背景材料


1、低聚半乳糖(乳清滤出液来源)


(一)背景资料。乳糖来源的低聚半乳糖作为食品营养强化剂已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 14880),允许用于婴幼儿配方食品和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本次申请的低聚半乳糖以乳清滤出液为来源制得,使用范围使用量与GB14880中乳糖来源的低聚半乳糖相同。欧盟委员会、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食品标准局等批准其作为食品营养强化剂用于食品。


(二)工艺必要性。该物质作为食品营养强化剂用于婴幼儿配方食品(食品类别13.01)和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食品类别13.02.01),增加产品中低聚糖含量。其质量规格按照公告的相关内容执行。


 2、ß-葡聚糖酶


(一)背景资料。来源地衣芽孢杆菌等菌种的ß-葡聚糖酶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已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本次申请的ß-葡聚糖酶来源于一新的菌种:绳状青霉(Penicillium funiculosum)。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食品标准局、丹麦食品农业与渔业部等允许其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用于食品。


(二)工艺必要性。该物质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在啤酒酿造和蒸馏酒蒸馏等过程中,提高生产效率。其质量规格按照《食品添加剂 食品工业用酶制剂》(GB 1886.174-2016)执行。


3、N-[N-(3,3-二甲基丁基)]-L-α-天门冬氨-L-苯丙氨酸1-甲酯(又名纽甜)


(一)背景资料。纽甜作为食品添加剂已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允许用于调制乳、风味发酵乳、干酪类似品、脂肪类甜品、水果罐头、果酱、蜜饯凉果、加工蔬菜、腌渍的蔬菜、胶基糖果、焙烤食品、水产品罐头、醋、复合调味料、含乳饮料等食品类别。本次申请其使用范围扩大到方便米面制品(食品类别06.07)和酱油(食品类别12.04),在蜜饯凉果(食品类别04.01.02.08)中的最大使用量由0.065g/kg扩大到1.0g/kg。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食品标准局等允许其作为甜味剂用于食品。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评估结果,该物质的每日允许摄入量不超过2 mg/kg bw。


(二)工艺必要性。该物质作为甜味剂用于蜜饯凉果(食品类别04.01.02.08)、方便米面制品(食品类别 06.07)和酱油(食品类别12.04),调节产品口味。其质量规格应按照《食品添加剂 N-[N-(3,3-二甲基丁基)]-L-α-天门冬氨-L-苯丙氨酸1-甲酯(纽甜)》(GB 29944-2013)执行。


来源: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图片

关注微信请搜索: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或长按二维码或指纹关注我们。

免责声明:本微信公众号部分文章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文章因转载众多,无法确认原始作者的,仅标明转载来源。如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8396569。文中观点系原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

图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